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蚌埠KTV招聘网 > 蚌埠热点资讯 > 蚌埠励志/美文 >  什么是行之本呢?孔子说“立身处世要有准则孝是根本;办丧事要有

什么是行之本呢?孔子说“立身处世要有准则孝是根本;办丧事要有

2022-08-28 14:09:43 发布 浏览 750 次

什么是行之本呢?孔子说:“立身处世要有准则,孝是根本;办丧事要有礼仪,哀痛是根本;打仗要有陈列兵法,勇是根本。”姜太公说:“百姓不尽力,就不是我的子民;官吏不奉公廉洁、关爱百姓,就不是我的官吏;宰相不能富国强兵,调和阴阳,巩固君主之位,不能选才用贤,使其名副其实,法纪严明,赏罚公平,就不是我的宰相。”这就是立身之本。

何谓事迹?昔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语之曰:“自子之居即墨也,毁日至,然吾使人视即墨,田野辟,人民给,官无留事,东方以宁。是子不事我左右以求誉也。”封之万家。召阿大夫而语之曰:“自夫子之守阿也,誉日闻。然吾使人视阿,田野不辟,人民贫苦。赵攻甄,子不能救。魏取薛陵,子不能知。是子常以币事吾左右,以求誉也。”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常誉之者,齐国大理。

汉元帝时,石显专权。京房宴见,问上曰:“幽厉之君何以危?所任者何人也?”上曰:“君不明,而所任巧佞。”房曰:“知其巧佞,而用之也?将以为贤?”上曰:“贤之。”房曰:“然则,今何以知其不贤也?”上曰:“以其时乱而君危知之。”此事迹者也。

由此言之,夫立身从政,皆有本矣;理乱能否,皆有迹矣。若操其本行,以事迹绳之,譬如水之寒,火之热,则善恶无所逃矣。

什么是事之迹象呢?以前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,说:“自你到即墨上任后,背后诽谤你的言论每天都有。可是我派人视察即墨,见荒地已开垦,人民安居乐业,官府及时断案,使东方显得宁静安定。看来这是因为你不亲近我亲信的缘故呀。”于是封赏给即墨大夫万家之邑。接着又召见东阿大夫,说:“自你做东阿太守后,每天都听到有人说你好话。但我派人视察后,才知你那里田地荒芜,百姓贫苦。赵国攻打甄,你没有救助;卫国攻打薛陵,你却不知。看来是你以钱财收买我亲信的缘故呀。”当日便烹杀了东阿大夫和左右亲信中为东阿大夫说好话的人。齐国因此实现了大治。

汉元帝时,石显专政,京房暗中求见皇帝,说:“周幽王和周厉王因为什么把国家搞乱的呢?他们重用的是些什么人呢?”元帝说:“君主不明,信任的多是奸佞小人。”京房说:“是因为明知是奸佞小人才任用的呢?还是因为他们有才能才任用的呢?”元帝说:“当然认为他们有才能了。”京房说:“那现在怎么知道他们不贤呢?”元帝说:“是从国家混乱,君主危亡的情况而得知的。”这就是凡事必有迹象表现的道理。

由此可知,立身从政,都有根本准则。政治的清明或昏乱,臣子是否贤能都有可寻的迹象。如能把握根本,以事迹来考核,就能像水是冷的、火是热的一样,使人无法掩饰各自的善恶。

俗话说:画龙画虎难画骨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认识人比认识其他事物更困难,因为人是善于伪装掩饰自我的,而其他事物所呈现的就是原本的面目。所以认识人时就要学会“息辩”,学会通过人的外在表象去判断其内在的实质性人格。通过对他人言谈举止等外在表现的长期观察,我们就可识别对方的真面目、真性情。

对人如此,对事亦如此。作为上层的领导干部,若想了解属下的工作业绩,不能只听别人天花乱坠的夸耀,最好还是到基层去实地考察一番为好。听听百姓对为官者的评论,看看百姓的实际生活,属下的工作业绩是好是坏,就会一目了然了,甚至还会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本篇论述的是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要求标准。人各有不同,所犯错误的性质也不一样。一般说来,对贤者的责备要严,对一般人的责备要宽。如孔子批评管仲,正是由于把他当作一流人才来看,才惋惜他没能成就更大的事业。对一般人如果像要求贤者那样,则普通人就毫无可取之处了。

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

孔子曰:“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。观过,斯知仁矣。”何以言之?

太史公云:“昔管仲相齐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。然孔子小之曰:‘管仲之器小哉!’岂不以周道衰,桓公既贤,而不勉之至王,乃称霸哉?”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