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弟诗大进,读之为之距跃三百,即和四章寄回。树堂、筠仙、意诚三君,皆各有和章。诗之为道,各人门径不同,难执一己之成见以概论。吾前教四弟学袁简斋,以四弟笔情与袁相近也。今观九弟笔情,则与元遗山相近。吾教诸弟学诗无别法,但须看一家之专集,不可读选本以汩没性灵。至要至要。吾于五七古学杜韩,五七律学杜,此二家无一字不细看,外此则古诗学苏、黄,律诗学义山,此三家亦无一字不看。五家之外,则用功浅矣。我之门径如此,诸弟或从我行,或别寻门径,随人性之所近而为之可耳。
余近来事极繁,然无日不看书。今年已批韩诗一部,正月十八批毕。现在批《史记》,已三分之二,大约四月可批完。诸弟所看书望详示。邻里有事,亦望示知。
国藩手草。
《子史精华》:是清圣祖康熙帝命允禄、吴襄等纂的一部类书,全书160卷,分天、地、岁时、帝王、皇亲、言语、形色、伦常、乐、文学、居处、边塞、妇女、政术、设官、方术、巧艺、灵异、释道、服饰、仪饰、珍宝、器物、武功、品行、动植、食馔、人事、产业、礼仪三十部,280类。专采子、史二部名言隽句汇编成册。
《汉魏百三家》:即《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》,明人张溥编选,118卷,收入上起西汉贾谊,下至隋代薛道衡的作品凡103家。编排体例为一人一集,首列赋,次列文,后列诗,再后为作者本传。每集卷首各有题辞。
《稗海》:明人商濬所辑笔记丛书。《绥寇纪略》:明清之际文人吴伟业所撰,成书于顺治九年(1652),原名《鹿樵纪闻》,记述崇祯元年陕北各股义军初起至明亡之事。全书采用纪事本末体例,各卷以三字为标题,依时序排列。分为渑池渡﹑车箱困﹑真宁恨﹑朱阳溃﹑黑水擒﹑谷城变﹑开县败﹑汴渠埝﹑通城击﹑盐亭诛﹑九江哀﹑虞渊沉等十二卷。各卷后都有论断或附记,以评议是非得失,并摘录有关奏札或传闻,以资参阅。
距跃三百:形容欢呼雀跃的样子。语出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“距跃三百,曲踊三百。”杜预注:“距跃,超越也。”
六弟信中说功课在廉让之间,这话真不好理解。所需的书籍,只有《子史精华》是家里现有的,拟托进京赶考的举子带回;《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》,京城卖得太贵,我已托人在扬州买,还没有收到;《稗海》和《绥寇纪略》两种书也很贵,况且托人寄这种书,是一定要帮人家分担车费的,因这两种书还不是弟弟你现在急需读的,所以就不买了往回寄。元明两朝的名家古文,还没有选本。近来邵蕙西已经选过元文,他劝我选明文,我因没有空,还没有选。古文选本,只有姚姬传先生所选的本子最好,我近来圈点过一遍,可托进京赶考的举子带回,六弟你也用墨笔加圈一遍吧。
九弟写诗大有进步,我读过之后为弟欢喜雀跃,马上和了四章寄回去,树堂、筠仙(郭嵩焘)、意诚三个人,也都各有和诗。写诗这门学问,每个人的路子都不相同,很难用个人的成见来概括一切。我从前教四弟学袁简斋(袁枚),是因为四弟和袁风格相近。现在我看九弟的风格,和元遗山(元好问)相近。我教弟弟们学诗,没有别的方法,只要看一家的专集;不可以读选本,把自己的个性和灵气全弄没了。要紧啊要紧。我写五古和七古,学杜甫、韩愈两家;五律、七律,学杜甫。这两家,没有一个字不仔细看的。此外,古体诗,我学苏轼、黄庭坚;律诗,我学李义山(李商隐)。这三家,我也是没有一个字不看的。五家以外的诗,我用的功夫就浅了。我学诗的路子就这样,弟弟们或者跟着我的路子走,或者另外找路子,随自己的性情所近去做就好。
我近来事物繁忙极了,但没有一天不看书。今年已经批阅韩诗一部,正月十八日批完的。现在批阅《史记》,已经有三分之二了,大约四月可以批完。弟弟们所看的书,希望详细告诉我。邻里乡间有什么事情,也希望告知。
国藩亲笔。
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
澄侯、子植、季洪三弟足下:
自四月廿七日得大考谕旨以后],廿九日发家信,五月十八又发一信,二十九又发一信,六月十八又发一信,不审俱收到否?二十五日接到澄弟六月一日所发信,具悉一切,欣慰之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