浍(kuài)田间的水沟声闻(wèn)名誉;过情过分徐辟说“
浍(kuài):田间的水沟。声闻(wèn):名誉;过情:过分。
徐辟说:“孔子屡次赞美水,说:‘水啊,水啊!’水有何可取的?”
孟子说:“从源头上流出的泉水滚滚奔流,不分白天黑夜,注满低洼后继续前进,一直流到大海。有本源的正像这样,孔子取得就是这一点。假如没有无源,就像七八月间雨水多时,沟沟洼洼水都满了,可它们的干涸,不一会儿就可等到。所以声誉超过了实际,君子引以为耻。”
孟子曰:“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,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。舜明于庶物,察于人伦,由仁义行,非行仁义也。”
孟子说:“人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就那么一点点,老百姓丢弃了它,君子保存了它。舜能明了万事万物的道理,能洞察做人之理,依从仁义行事,而不是(把仁义作为手段、工具)去推行仁义。”
孟子曰:“禹恶旨酒21而好善言。汤执中,立贤无方2文王视民如伤,望道而23未之见。武王不泄24迩,不忘远。周公思兼三王,以施四事2其有不合者,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,幸而得之,坐以待旦。”
旨酒:美酒。
方:常,一定。
而:朱熹注“而读为如”,“而”、“如”可通用。
泄:狎亵、轻慢。
三王:夏、商、周三代之王;四事:禹、汤、文、武所行之事。
孟子说:“禹讨厌美酒,却喜欢有益的话。汤坚持中道,起用贤人没有常规。周文王看待百姓如同他们受了伤害(而加抚慰),已接近了道却仍像还没有看到一样(努力追求)。周武王不轻慢常近臣,不遗忘远臣。周公想兼学夏、商、周三代的贤王,实践禹、汤、文、武事业;如有不合的地方,仰起头思索,不分白天黑夜;有幸想通了,便坐着等待天亮(好立即去实行)。”
孟子曰:“王者之迹26熄而《诗》亡,《诗》亡然后《春秋》作。晋之《乘》,楚之《梼机》,鲁之《春秋》,一也2其事则齐桓、晋文,其文则史。孔子曰:‘其义则丘窃取之矣。’”
迹:按清儒朱骏声的说法是远(jì)字之误,指古代王者派出的采诗官,叫“遒人”或“行人”,他们的工作是摇着木铎到民间去采录诗。
《乘》(shèng)、《梼机》(táo wù)、《春秋》:都是史书。
孟子说:“王者采诗之举废止后,《诗》也就没有了;《诗》没有了,然后孔子便作了《春秋》。晋国的《乘》,楚国的《梼机》,鲁国的《春秋》,都是一样的史书。它们所记的史事不过是齐桓公、晋文公,它们的文字也只是一般史书的笔法。孔子说:‘(《诗》的)褒贬大义,被我(在作《春秋》时)借用过来了。’”
孟子曰:“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28;小人29之泽,五世而斩。予未得为孔子徒也,予私淑30诸人也。”
泽:影响;斩:绝。
小人:赵岐注为“大凶”,焦循疏曰:近世通解“为圣贤不在位者”。